秒级快检+区块链溯源: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油品质控新范式

更新时间:2025-03-21      点击次数:80

在油品检测领域,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活力,近红外光谱技术便是其中之一。

一、近红外光谱技术原理

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NIR)处于可见光(Vis)和中红外(MIR)之间,波长范围在 780 - 2526nm。当近红外光照射油品时,油品中的有机分子含氢基团(如 OH、NH、CH)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不同结构和组成的含氢基团吸收光的情况各异,就像每个人的指纹都一样,油品的近红外吸收光谱可精准区分其成分差异,成为化学信息的“光指纹"。通过检测未被吸收的光,并分析吸收光谱的特征,我们便能得出油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信息。

二、近红外光谱检测油品的特点

(一)快速高效

传统的油品检测方法,例如采用化学滴定分析油品中的某些成分,往往需要繁琐的操作流程,从样品准备到得出最终结果,可能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而近红外光谱检测油品则大为不同。以油品分析仪为例,它利用近红外快速分析的特性,通常在 1 - 2 分钟内,即可准确测定出油品中的等多项指标 。这对于需要快速决策的油品生产企业而言,能大大加快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及时调整生产工艺以确保产品质量。

(二)无需复杂样品前处理

以往检测油品,可能需要对油品进行蒸馏、萃取、分离等复杂的前处理步骤,不仅耗时费力,还可能导致样品损失或引入杂质,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则相对简单,测样方式灵活。大部分情况下,只需将油品直接放入检测仪器的样品池中,或者采用光纤探头直接对管道中的流动油品进行检测,无需复杂的制样过程,就能快速获取光谱数据进行分析,极大地简化了检测流程。

(三)多指标同时检测

油品的质量涉及多个指标,如汽油的辛烷值、柴油的十六烷值、润滑油的粘度指数等。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同时对油品中的多种成分和性质进行检测。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一次光谱采集和分析,就能同时得到油品的多项关键指标信息,无需像传统方法那样针对每个指标分别进行单独检测,既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又能全面反映油品的综合质量。

(四)非破坏性检测

传统的一些油品检测方法,如燃烧法检测油品中的某些元素含量,会使油品在检测过程中被消耗或发生化学变化。而近红外光谱检测油品属于非破坏性检测,检测过程中油品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也不会被消耗。这意味着检测后的油品依然可以正常使用,对于一些昂贵的油品样品或需要留样备查的油品来说,非破坏性检测的优势不言而喻。

(五)环保无污染

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样品不消耗化学试剂,不会产生化学废液等污染物,符合当下绿色环保的理念。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相比,无需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进行反应和清洗,避免了化学试剂对环境的污染,为油品检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稳定性好,环境适用性强

近红外光谱仪的光源相对稳定,仪器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的影响较小。在油品生产现场,环境条件往往较为复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稳定运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其光谱仪器成本相对较低,信噪比高,有利于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三、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油品检测中的应用实例

在石油化工行业,近红外光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原油品质分析。通过检测原油的近红外光谱,可以快速了解原油的密度、硫含量、胶质沥青质含量等信息,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炼油工艺,提高原油利用率。在油品调和过程中,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实时监测调和油品的各项指标,确保调和油品的质量符合标准。例如,在汽油调和时,通过在线近红外光谱仪对调和过程中的辛烷值等指标进行实时检测和调整,保证汽油产品的质量稳定。

近红外光谱技术凭借其优势,在油品检测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正在逐步改变传统油品检测的模式,为油品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油品检测中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秒级快检+区块链溯源: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油品质控新范式

四、西派特手持式油品检测仪:近红外技术的工业级实践

作为该技术的典型应用,西派特HF-Y1700手持式油品检测仪以多项突破性设计重新定义现场检测标准:

光速检测:单次检测仅3秒,同步输出汽油辛烷值、柴油十六烷值等20+项指标;

全场景适配:Ex ib IIA T4 Gb防爆认证支持加油站、化工厂高危区域作业;

智能生态:通过WIFI/移动网络实时上传数据至云端,结合区块链技术实现油品质量全生命周期追溯;

便携设计:仅重900g(波长范围900-1700nm),可直接检测样品,无需样品前处理。

该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市场监管部门成品油筛查、炼油企业工艺优化等场景,其“实验室精度+工业级稳定"特性成为油品质控领域的黄金标准。



版权所有©2025 西派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5051355号-2    sitemap.xml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Baidu
map